方孝孺說豫讓應該勸説智伯,不要貪得無厭。如果不聽,就伏劍而死。這是愚忠。以道事君,不可則止。又說有道則現,無道則隱。智伯太貪,勸兩次不聽,不用再勸,更不用去死。豫讓士為知己者死,就是有點愚。——豫讓論
三垣。古代分周天恆星為三垣二十八宿。三垣即太微,紫微,天市。——親政篇
象祠。不是紀念大象,象[……]
這篇不太好,有點不著邊跡,華而不實。
——潮州韓文公廟碑
才本王佐。才能可以輔佐帝王。
西閣。宋代皇帝聽政的地方。
但使聖賢之相契,即如臣主之同時。假使聖主和賢臣彼此契合,也就相當於他們在同一個時代了。陸贄是唐朝人,所以這樣說。
若陛下能自得師。自己找老師,那就找陸贄,因爲唐宋離得不遠。[……]
五更勾當臨死時,將得去者是也。意思是五更早起修行,這時心靜,修行效果好於平時。修的善業可以帶入來世。至於某公不學禪,臨終自知時至。前面省了雖然兩字。
《竹窗隨筆》[……]
用人不盡其所欲為,所以養其心。大概是說,控制士兵的求戰慾,比如將官請令出戰,不要急著答應,先養養性,等火候夠了再讓他出戰,這樣能培養鬥志。
凡將欲智而嚴,凡士欲愚,夫惟士愚,而後可與之皆死。大概非正義戰爭才會這樣,去侵略別人,下面的士兵都糊塗愚昧,這樣就會去賣命,不管正義與否。如果是正義戰爭,保衛[……]
竪刁,易牙,開方式人名。竪刁是齊國宦官,易牙是齊桓公近臣,開方是衛國公子。
訖簡公,到簡公爲止。簡公和桓公相差一百多年。威公就是齊桓公,宋欽宗叫趙桓,宋人避諱桓字。
虞舜放逐四凶,是共工,驩兜,三苗,鯀。
孔子任魯國司寇時,誅殺了少正卯。
五伯莫盛於威,文。靈公之虐,不如孝公之寬厚。晉靈公是[……]
周顛仙能預知未來,李良雨變男為女。這兩件事沒有親見,不知道真假。聽説周顛的事,入了史書,記載很詳細。凡是這種事,不好妄下定論,不合常理,就輕言沒有很不對,道聽途説,就確定有也不對。咱沒親見,存疑就對了。
于忠肅是于謙,土木堡事變被害,諡號忠肅。
二十八和二十九回都是僧人爲非作歹,有一句話是因富致[……]
越公楊素執班女官,乃江南陳後主之妹樂昌公主,曾配駙馬徐德言,因國破傢亡,夫妻分別時,將鏡一面,分爲兩半,各懷一半,為他日相見之用。楊素後來尋到徐德言,收爲門下幕賓,夫妻再合,破鏡重圓。另一個女官,是紅拂女張美人,她不但顔色過人,而且還有俠氣深心。還有一個異人,李靖李藥師,能呼風喚雨,駕霧騰雲,是府上[……]
梅堯臣和朋友們登山,遇到一位苦行僧。他在一個山洞裏修行,已經二十年了。堯臣把這位僧人寫進了詩裏。東崖暗壑中,釋子持經咒,於今二十年,飲食同猿狖,君子聆法音,充爾溢膚腠,當期躡屐過,吾儕色先愀,遂乖真諦言,兹亦甘自咎。
古時的深山,不像現在有很多游客,一般都是人跡罕至,不知道這位僧人怎樣生活。這山是[……]
佛教律典中有一個故事,兩個比丘結伴前去見佛。路途中口渴難耐,走到一水井前,一比丘汲水便飲,另一比丘則不飲。飲水比丘問,你爲何不飲。回答說,世尊所定戒律,不得飲有蟲之水。飲水比丘勸説,長老但飲無妨,不然就渴死了,還能見著佛麽。回答說,我寧可死了,也不能破壞戒律,結果乾渴而死。飲水比丘獨自來到佛所,佛說[……]
騷人,詩人。
稔,聲忍,穀熟為稔,古代一年收穫一次,所以也稱一年為一稔。
西掖,中書省,中央的行政機構,因位於皇宮西邊,故稱西掖。——黃岡柱樓記
嚴子陵,即嚴光,字子陵,東漢人,年輕時曾與漢光武帝劉秀一同游學,光武帝即位後,他改名隱居,光武帝接他到京師洛陽,授官諫議大夫,他也不肯接受,回到[…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