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: 閱微草堂筆記

樊遲問稼圃,孔子批評他,似有輕視農民的意思。其實這裡沒有輕視農民,孔子認為德在先,才在後,樊遲既求學於孔子,就應當以修德為主,至於稼圃,只是一種技藝,即使農民種地,也不應局限於此,人當立志,所謂志者,非志於名,非志於利,乃志於為人,做有道德的人,不應局限於某種技藝。

「君子和而不同」,和是中正[……]

閱讀全文

「天地之大,無所不有,宋儒每於理所無者,即斷其必無,卻不知無所不有,即理也。」

「瑪哈沁者,額魯特之流民,無君長,無部族,數十人為隊,出沒深山中。遇禽食禽,遇獸食獸,遇人即食人」

某人行夜路,經過某墳地時,藉月色看見路邊有兩個人並坐,其中一男子年約十六七歲,韶秀可愛。旁邊一婦人,髮白面皺[……]

閱讀全文

野水平沙落日遙,半山紅樹影蕭條。酒樓人倚孤樽坐,看我騎驢過板橋。—-作者,卓禮圖

摘自 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錄六[……]

閱讀全文

灤陽續錄三有一則故事,一個老僧路過屠市,泫然流涕。有人問他,僧歷數前兩世為屠夫,後轉生為豬豕的種種慘狀,言之鑿鑿,細緻入微,非親歷者不能言。旁邊屠夫聽了他的話,當即扔掉屠刀,改去賣菜。

灤陽續錄六的故事,有一頭母牛,不能耕地,被賣到屠肆。母牛生有一隻小牛犢,才離母乳,就目睹其母被宰殺,哀鳴數日[……]

閱讀全文

閱微草堂筆記常提到古君子,多稱其行宜方正,迂拘拙鈍等等。又有一篇講扶乩,乩仙托名劉仲甫,說後人事事不及古人,只有下棋勝過古人,因為人情日巧,傾軋攻取之術,變化萬端,不留餘地。古人不肯為之事,後人往往肯為。一切世事心計,後人皆出古人之上。這段話是扶乩的人巧言舌辯,但確實有道理。記得三言二拍中有一首詩:[……]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