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人不盡其所欲為,所以養其心。大概是說,控制士兵的求戰慾,比如將官請令出戰,不要急著答應,先養養性,等火候夠了再讓他出戰,這樣能培養鬥志。
凡將欲智而嚴,凡士欲愚,夫惟士愚,而後可與之皆死。大概非正義戰爭才會這樣,去侵略別人,下面的士兵都糊塗愚昧,這樣就會去賣命,不管正義與否。如果是正義戰爭,保衛自己,士兵要深明大義,義憤填膺,才有戰鬥力,怎麽能愚昧糊塗呢?一將功成萬骨枯,普通人都是犧牲品。對皇帝而言,那些將領也是犧牲品,如果要將士愚昧,那皇帝也要大臣愚昧,這樣就是不擇手段,沒有好結果,這種方法不好。
——心術
圮,匹,壞。
圯,姨,橋。圯上老人,即黃石公。——張良論
愚觀賈生之論,如其所言,雖三代何以遠過。以賈誼的目標,夏商周三代,也不能超過很多,大概是說他好高騖遠。
庶幾,也許可以,表示希望。
若賈生者,非漢文之不能用生,生之不能用漢文也。
後一句,生之不能用於漢文也,賈誼不能讓漢文帝重用自己。——賈誼論
謀弱山東之諸侯。弱,削弱。崤山以東的諸侯。晁錯力主削藩。
天子不察,以錯為之說。漢景帝殺了晁錯,取悅諸侯。
——晁錯論
占為有年。占卜後,是豐收之年。有無的有,有就是豐收。
無麥無禾,歲且薦飢。麥子和稻子。——喜雨亭記
以至近求最高,離山最近的地方,最能感受到山的高大。
纍纍如人之旅行於墻外而見其髻也。墻外有很多人走路,人擠人。在墻内的人卻看不到全貌,只能看到很多人的髮髻,因爲被墻擋住了。
這篇寫到後面,突然升華了,跨越時空了。從凌虛台,寫到世事興衰,人事更替,境界很高遠。——凌虛台記
台高而安,深而明。台很高,很穩固,深是寬敞,是説寬敞明亮。
秫酒,黃米酒。予弟子由是蘇轍,他字子由。
這篇看下來,膠東比錢塘好多了,山野之地,別有一番樂趣。相比繁華鬧市,大概這就是返璞歸真吧。——超然台記
挹,酌酒,敬酒。
隱居在大山中,還養了兩隻仙鶴,自耕自重。每天放飛仙鶴,讓它們自由翺翔。晚上它們又會回來,這好像是古畫的場景,沒想到是真的。古時人煙稀少,也許真的可以這樣生活。這樣的隱士,說給他們個皇帝坐,他也不換,那是毫無疑問的。
——放鶴亭記
《古文觀止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