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無觀世音菩薩之義,南無者,梵語,即皈依。菩薩者,梵語,為菩提薩埵之省文,菩提者覺,薩埵者眾生,以智上求佛法,是覺,以悲下化眾生,是薩埵。故稱菩提薩埵,簡稱菩薩。此以悲智二義解釋。
觀世音者,為此菩薩之名,亦可以悲智二義解釋。如《楞嚴經》云:「由我觀聽十方圓明,故觀音之名遍十方界」,以智言。又如《法華經》云:「苦惱眾一心稱名,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,以是名觀世音」,以悲言。
雖然學佛的人不一定吃素,但吃素確是中國佛教良好的德行,值得提倡。佛教說素食可養慈悲心,不忍殺害眾生的命,不忍吃動物的血肉,不但減少殺生業障,而且可增長同情心。大乘佛法,特別提倡素食,說素食可養慈悲心,所以吃素而不能長養慈悲心,只是消極的戒殺,那還近於小乘呢。吃素和種種戒律一樣,用以約束行為,以便修行。吃素可養慈悲心,大悲心切,可勇猛精進,從而了脫生死,普度眾生。吃素是手段,不是目的,切勿本末倒置。
一九二六年,弘一法師在杭州過夏,當時住在一個小寺,弘一法師住的房間有前後二間,屋內供養地藏菩薩像。夜裡有強盜來,逐屋搜檢,持刀威逼,搶了很多財物。唯獨弘一法師住處沒事,法師一夜好睡,天亮起來,才發現寺裡來了強盜。原來強盜也曾用木棍杵門,又用刀杖砸玻璃,都不能開,因為強盜只知道有後門,不知有前門。法師睡在前室,所以毫不知覺。經過一個小時,門窗都不能開,強盜們這才離開。據《地藏經》:「若未來世,有善男子,善女人,見地藏形象,及聞此經,乃至讀誦。香華,飲食,衣服,珍寶佈施供養,讚歎瞻禮,得二十八種利益」。其中第八種就是無盜賊厄。這個故事是弘一法師親歷,於一九三三年講於廈門萬壽岩。
《慈悲-與弘一大師談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