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記中以德服人的例子

中國有句口頭語:「瞧他那副德行,憑什麼管我?」有人會感到奇怪,他管不管你,這與他的德行有什麼關係?可是這句話在民間流傳那麼久,不會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話,其背後必然有深刻的歷史傳承。

據《五帝本紀》,堯讓位於舜之前,打算先考察考察他。首先「堯妻之二女,觀其德於二女,舜飭下二女於嬀汭,如婦禮。堯善之。」堯先將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,考察他的品德如何。 堯是君主,他的女兒自然很受尊崇。舜是平民,居住在嬀汭,他娶了君主的女兒,卻沒有同享富貴,而是令二女回到自己的家,盡為婦之道。堯對舜的做法非常贊許,認為他是有德之人。

然後堯又出了一個題目,「堯使舜入山林川澤,暴風雷雨,舜行不迷。堯以為聖。」堯讓舜獨自進入深山老林,這是要考察他的才能。結果雖然環境惡劣,又遇到暴風驟雨,舜仍然能夠見機行事,辨明方向,也沒有迷路誤事。綜合以上兩點,堯認為舜不是一般的人,可以將帝位傳給他。由此可見,古人辨別人才,首重德行,次重才能。當然並非才幹不重要,而是凡事總要有主次之分。德才兼備,也是德在先,才在後。所謂以德服人,大概就是這個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