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呂相絕秦》,天禍晉國,指驪姬之難,驪姬是晉獻公的妃子,她挑撥獻公的父子關係,導致內亂。獻公的兒子夷吾即惠公,另一個兒子重耳,即文公,還有個兒子奚齊,就是驪姬親生。「我有大造於西也」,說晉有德於秦,秦在晉國的西面,鄭在晉的東面。「殄滅我費滑,離散我兄弟」,晉國始祖是武王的兒子,姬姓。滑國也是姬姓國。所以稱滑為兄弟。秦滅滑時,晉文公已死。秦穆公歷經三世,晉獻公,文公和襄公。「利吾有狄難」,晉國與赤狄交戰,秦國從中取利。
《駒支不屈于晉》:「今官之師旅,無乃實有所闕,以攜諸侯」,說晉國自身有缺失之處,使諸侯疏遠,與諸戎無涉。駒支一番辯白,宣子理虧,表面辭謝,實則是為成愷悌君子之名。詩云:「愷悌君子,民之父母」,古人用這句話讚美君子,兄弟和睦,無信讒言。「成愷悌也」,四字道出宣子虛偽內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