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天地之大,無所不有,宋儒每於理所無者,即斷其必無,卻不知無所不有,即理也。」
「瑪哈沁者,額魯特之流民,無君長,無部族,數十人為隊,出沒深山中。遇禽食禽,遇獸食獸,遇人即食人」
某人行夜路,經過某墳地時,藉月色看見路邊有兩個人並坐,其中一男子年約十六七歲,韶秀可愛。旁邊一婦人,髮白面皺,彎腰駝背。二人倚肩笑語,好像十分親密的樣子。某人心想,這是哪裡的妖魅,七八十歲竟然勾引少年子弟。再往前走,離近些看,二人忽然不見。第二天詢問臨近的鄉親,這是誰家的墓地。這才知道,原來是一對少年夫婦,男的早年夭折,其婦守節五十年,死後合葬一處。
某民家有一間房子,有個狐仙居住其中數十年,與人兩無妨礙,相安無事。逢年過節,常有食物銀錢餽贈,放在窗前或門外,從不見面。有兒童淘氣,向屋內扔石塊,狐仙只是從窗戶扔出來,既不露面,也不害人。有一個頑童,存心戲耍,連續向屋內投擲石頭幾十次,狐仙逐一擲還,終無一怒,後來有一條,聽到房簷上說話:「君家為人忠厚,家庭和順,常為善神護佑。因此我到您家躲避雷劫,現在大劫已過,我去也」。自此以後,再無蹤跡,古人云:「二十年治一怒字,尚未消磨得盡」可見克己最難,反觀此狐的行為,雖然是一則寓言,但其克己功夫卻勝於常人,不愧仙家二字。
槐西雜誌二記載有八仙對弈圖,畫的是韓湘子與何仙姑對弈,五仙旁觀,只有鐵拐李枕著葫蘆睡覺。紀曉嵐題詩,其中一首很有意境:「居中局外兩沉吟,猶是人間勝負心。那似頑仙癡不省,春風蝴蝶睡鄉深」
摘自《閱微草堂筆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