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儀休為魯相「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,受大者不得取小」,這句話可用下文解釋,公儀休嗜魚不受,他說:「今為相,能自給魚,今受魚而免,誰複給我魚者?吾故不受也」,所以受大者不得取小,應解為:「官居高位,食朝廷俸祿,不得向下屬收受賄賂」

古人有氣節,有原則,李離就是這樣的人,他是法官,誤判了一人死刑,主動請罪,晉文公勸他,他「不受令,伏劍而死」,古人剛正不阿,光明磊落,寧園慷慨赴死,也不卑躬屈節。——《循吏列傳》

杜周身為廷尉,阿從上意,凡事不遵法令,只看皇帝的喜好。有人質問他,他說:「前主所是著為律,後主所是疏為令,當時為是,何古之法乎」,他的話有道理,法律是人定的,皇帝的旨意即是法律。但他既這樣說,就應當照孔子所說的去做,「以道事君,不可則止」,如果皇帝不聽勸諫,寧可棄官不做,而不是阿諛奉承。——《酷吏列傳》

司馬遷死後,史記有些篇散失了。褚少孫增補了一些篇幅,河伯娶婦是其中之一,褚少孫也是西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