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柳毅傳》:「狐神鼠聖兮,薄社依墻」,意思是狐狸和老鼠在城墻和祭社做穴,比喻有所依靠。五蟲指倮蟲(人類)、羽蟲(鳥類)、毛蟲(獸類)、鱗蟲(魚類)、介蟲(龜類)、五蟲之長是麟鳳龜龍和聖人。
《柳氏傳》:「天寶末,盜覆二京」。盜即安祿山,長安和洛陽是東西二京。韓翊和柳氏互相題詠,寄託情思,詞意婉約:「章台柳,章台柳,昔日青青今在否?縱使長條似舊垂,亦應攀折他人手」。柳氏答曰:「楊柳枝,芳菲節,所恨年年贈離別,一葉隨風忽報秋,縱使君來豈堪折」。
《南柯太守傳》,古代以三月初三為上巳日,這一天人們要到郊外遊玩。「晨昏有間」,晨昏就是昏定晨省,據古禮,每晚兒女要為父母鋪設臥具,早晨須向父母問安。「朱軒棨戶」,棨是木製的戟,唐代三品以上官員,房前立戟,以示威嚴。這篇傳奇講的是淳于棼夢入蟻國,位極人臣,經歷半生。醒來發現是南柯一夢,最後四句說的好:「貴極祿位,權傾國都,達人視此,蟻聚何殊。」
唐代長安有三個宮殿,分別是大明宮,太極宮,興慶宮。其中大明宮的規模最大,是皇帝聽政的地方。千秋節即唐玄宗的生日,是八月初五日。漢代禁止群聚飲酒,因某事開放酒禁稱之為酺。白疊布就是棉布,唐代時,棉花還沒有普遍種植。摘自《東城老父傳》
《京都儒士》,儒生本來膽小,卻愛說大話,偏要逞強住鬼屋。結果鬧出笑話。這篇故事第一觀感很真實,裡面人物的談話笑貌,活靈活現,如在目前。他們都生活在一千多年前。《崔護》這篇很短,卻是名篇。人面桃花就是出自這裡。「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」。